2020-05-23
2019-08-27|撰文者:桃园市立美术馆
「2019 桃园地景艺术节国际论坛」议程内容。图/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人类在数万年前创造洞穴内的视觉意象,把岩壁当成画架,诉说谜样般的故事与想像。二十世纪的现代人用大地做为画布或媒介,赋予艺术创作对自然与环境的各种回应。大自然的灵魂彷彿被人类的思考与艺术的作为不断地召唤与提醒,持续展现自然与人造的新对话,形构当代艺域地图不可或缺的地景艺术。
2019 年桃园地景艺术节以「新风景线」的想像与创建,建构有关地景艺术的展演平台与国际交流。人如何从过去的经验征服时间与空间的框架,重新阅读人与环境的新概念,创造自然、文化与生活的和谐新风景? 人又该如何逆转无可避免的自然走向极端化或历史建筑趋近废墟化,守护稍纵即逝的当下,进击不可预知的未来? 本次国际论坛将从转化人和自然的环境共生概念发想,邀请来自亚洲多位讲者展开对话契机,分别表述或演绎不同观点的地景想像,希冀透过交流与激荡,提出有关人与自然共存的观照与反思。
今年度的国际论坛由桃园市立美术馆主办,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协办,特别聘请元智大学邹淑慧副教授担任论坛策画,此次论坛共分两大子题:
子题 (一) Art as the diverse lure / 艺术x生机 x演绎第一场邀请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研究与学术计画部门苏菲˙苟尔兹( Asst. Prof. Sophie GOLTZ)副主任与马尼拉策展人兼作家、美国盖提基金会艺术史研究计画学者卡洛斯.奎江先生(Mr.Carlos QUIJON, Jr.)担任主讲人,并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副教授廖仁义所长、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系陈冠华系主任主持。着眼不同地域的经验分享与实质演绎,艺术的魅力如何驱动特定场域的自然与文化建构,召唤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现在或被遗忘的过去。当代的艺术景象又是如何在前进的时间横轴下,展现与地方人文地景共融的建构力量。艺术的想像、汇聚与实践在演绎地景艺术的同时,是一种强行的人为介入自然或是温婉的养分浸润大地。
子题 (二) Land as the ideal future / 地景x未来x创生下午场则由国际艺评人协会台湾分会谢佩霓理事长开场主持,铭传大学建筑系褚瑞基副教授、策划人邹淑慧副教授接续担任主持人,本场次邀请了2019 爱知三年展策展人、2017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鹫田梅洛先生(Mr. Meruro WASHIDA)、中原大学景观设计系彭文惠系主任与台湾 2017-2020 东海岸大地艺术节策展人李韵仪女士莅临主讲,探讨人与环境和土地的新关係,美好理想的新未来如何透过共生与再创的翻转,建构各种新纹理的流转风景。人类千古以来敬畏大自然的同时,如何真情凝视和反身自省当前的生存环境,注入更多的信赖与关怀。艺术、建筑与环境如何互相依存,走向美好的和谐。政府与社区如何超越自然地景之于偏乡和人造建筑之于都会的鸿沟,携手创建更多扩张力量的可能性。
● 日期:9月19日(週四)
● 时间:上午10:00-下午16:40
● 地点:元智大学有庠厅 (桃园市中坜区远东路135号六馆一楼)
● 报名连结
● 主办单位:桃园市立美术馆
● 协办单位: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
艺术家座谈与国际论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