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台湾这种冒中国之名的现象,表现在国际体育竞赛时最为荒唐。看看我们的大部分媒体,称呼自己台湾派出去比赛的队伍不称「台湾队」,却叫「中华队」;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队伍不正正经经称人家「中华队」或「中国队」,却改称「大陆队」。中华不称中华,台湾却称中华,张冠李戴,错乱混淆。
有人说,我们的许多国际比赛都比照国际奥会的模式,所以不能以「中华民国」或「台湾」名义参加。前者不能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确实是奥会的限制,因为自 1950 年代起,台湾的国际官方称谓就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真正的中国,所以无法使用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作为台湾官方名称。但是「台湾」的名称则是奥会要给我们,却遭中国国民党给「抗议」掉了。
早在 1959 年5月,国际奥会认为中华民国奥会无法代表中国,但允许以「Taiwan」或「Formosa」代表为名义重新加入奥会。但是坚持代表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却不能忍受「Taiwan」或「Formosa」,因此在 1960 年、1964 年、1968 年,连续 3 届授意台湾代表队向奥委会抗议「Formosa」与「Taiwan」名称。1976 年奥会在加拿大蒙特娄举行,国际奥委会同年也决议「中华民国」奥运代表团改以「台湾」奥运代表团参赛,仍遭国民党政府拒绝,最后缺席该届奥运。
1979 年,国际奥会执委会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台湾)的会籍名称多番修正与表决,决议台湾的中华民国奥会以「中华台北奥会」(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为名参加奥运会。1981 年 3 月 23 日,中华民国奥会同意更名为中华台北奥会(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华台北奥会也与国际奥会在瑞士洛桑签订协议书,解决多年来国际奥会中的「中国问题」。中华台北不得使用国旗与国歌,仅能使用中华台北奥运会旗以及国旗歌。
此后,奥会模式的「中华台北」几乎成为台湾参加任何国际组织的官方名称。回顾这段历史,台湾不能称「台湾」,却来个不三不四的「中华台北」,其孰为之?孰令致之?还不是信仰「中国教」、努力要「去台湾化」的中国国民党造成的,才有今天的结果。
2003 年 11 月亚洲杯棒球赛在日本北海道举行,台湾队表现优异,日本媒体对台湾队也有详细的报导,但是有许多日本人不解为何台湾队叫自己为「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而不称自己是「台湾队」。我国旅日侨领林建良先生费尽唇舌向日本朋友解释。有位曾任职台湾、对台湾情势相当了解的日本记者向林先生明言:「代表国家的棒球队名称还要加以解释,才知道到底是指什幺国家,台湾人难道不觉得羞辱吗?」(详见林建良,〈代表台湾出赛,为何不叫台湾队?〉,2003.11.7,《自由时报》「自由广场」)
本文摘录自《台湾之「国」》一书